为了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张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 。
(2)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方法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张亮选择的是 (“方法一”或“方法二”)。
(3)分析表甲中第1、2次或第3、4次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 有关。由实验1和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实验中张亮认为,沙子受热不均,会影响实验,想用水和另一种液体来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部分物质的比热容如表乙所示。从实验现象最明显的角度,你帮他选择的另一种液体是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长方体木块,使其作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若实验中拉着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日常生活中,矿泉水瓶盖上的竖条纹是利用了 来增大摩擦,让我们更容易打开盖子。
(3)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如图乙所示),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操作(1)的基础上,只利用现有的器材,如何证实“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通过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使天平平衡。
(2)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o=20g; |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1=29g; |
C.将待测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 |
D.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 |
小明同学的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没有必要的,请你帮他找出来,并帮他把必要的步骤正确排序。不必要的步骤是 ;正确操作步骤顺序为 (填字母代号)
(3)请你帮助小明利用实验中的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 kg/m3。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俐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思考实验的意义后,请回答:
⑴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__处释放。
⑵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⑶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
⑵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⑶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⑴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____________运动。这样测出的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
⑵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木块放置情况 |
木板表面情况 |
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 |
平放 |
木板 |
6 |
1.2 |
2 |
平放 |
木板 |
8 |
1.6 |
3 |
平放 |
木板 |
10 |
2.0 |
4 |
平放 |
木板上铺棉布 |
6 |
1.8 |
5 |
平放 |
木板上铺毛巾 |
6 |
3.0 |
①分析序号_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成_____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②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____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