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城镇化率、人口文盲率和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1)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 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个人品德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抗震救灾、北京奥运、60庆典这三大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改革开放再一次汲取巨大精神动力,迈向新的境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说:“这是灾难和盛典留给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理由。(8分)
(2)请用《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
(3)有人认为,抗震救灾等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人们只求奉献不讲索取,谈索取的人是可耻的。请从《生活与哲学》中“人生价值”的角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再到当前为应对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衰退而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传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漫画:山寨大联盟

2008年“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后采发生的转义,常指在简陋条件下,以类似的材质模仿某些名牌或非名牌产品的行为。目前山寨风暴愈演愈烈,已涉及到文化等领域。随着山寨明星、山寨影视、山寨晚会的加入,出现了被公众称为“草根文化”的山寨文化。
有人认为山寨文化属于大众文化,应大力提倡。请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进行评析。

材料四 2009年9月21-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胡锦涛说,当前中美关系总体上呈良好发展势头,双方正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中美双方应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牵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我们重视美方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说,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继续拓展经贸领域互利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材料五 在二十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上,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仍然是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趋稳、向好的迹象,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话,那就是“近忧已解,远虑犹存”。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趋稳、向好的迹象越来越多,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最黑暗时期一度逼近全球性大萧条的危险已经解除了。
(5)结合材料四,说明胡锦涛主席的观点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
(6)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观点说明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特点的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奶制品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加强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及时有效处理问题,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新出的产品质量合格;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使奶制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改观,促进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对奶农实行扶持政策,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大的影响;对发现的奶制品质量问题,要彻底查明原因、查清情况,视情节依法追究、严肃处理,切实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内,共收到各界意见191849条。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构筑起食品安全“新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重视商品质量?
(2)分析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3)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