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
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亿元) |
GDP(万亿元) |
2006 |
2566 |
3003 |
21.6 |
2008 |
4490 |
4616 |
31.4 |
2010 |
6654 |
7062 |
40.2 |
2012 |
--- |
10242 |
50.8 |
注:
(1)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材料二: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 这是该法的第一次全面修订,修改和新增了一些重要内容。比如: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针对目前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材料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1989年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的缺陷日益凸现,如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缺乏、环境执法强制力不够等等。2011年该法修订正式启动,在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中,共有10394人提出14182条意见。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 该《修订草案》的通过,为各地政府履行相关职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企业在保护环境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环境保护法的上述修订对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人大、公民和政府在该法实施中应有的作为。
推进城镇化,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加强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设,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如何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
时代呼唤“绝对忠诚”。湖南卫视新闻团队从今年4月起,以“绝对忠诚”为题,陆续推出一批当代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展示他们坚守信念、忠于祖国、乐于奉献、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被媒体誉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宣传精品力作”。有网友留言:一个个鲜明的军工科学家,用“绝对忠诚”置顶了时代正气歌,那种直达心灵的冲击与快感让人们久久不能平静……
为做好《绝对忠诚》系列报道,创作团队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零距离采访”和“隐藏式拍摄”,记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催人泪下的故事,并通过镜头拍摄和音乐、画面的精心选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栏目还第一时间将节目视频在各大主流网站同步推出,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传播效果。
结合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说明文艺作品为什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
材料二:回望历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清晰可见: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大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阶段。道路漫漫而曲折,每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通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求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近年,报考艺术类的考生人数逐年攀升,据统计,2011—2013的3年间,招生指标翻了4倍仍然“供不应求”,“艺考热”持续升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步伐在加快,正是在这种要求下,国内众多高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艺术专业,因而报考艺术的考生增多。②一些院校好大喜功,不顾及学校实际,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招。③认为报考艺术类将可以有更轻松的工作,赚钱更容易,以及“追星梦”、“造星梦”也让考生和家长对艺术院校有更多的偏爱。……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艺考热”的原因。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要带头依法办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材料二:李克强指出,今年简政放权的力度不能减,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2)运用《 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