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克隆教父”的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约翰·格登曾是一名生物老师眼里的“差生”,在他15岁时老师给予的评语是:“格登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是我见过最差的学生”。然而这些都没影响到他对生物学的疯狂兴趣,相反,他还把“最差评语”挂在墙上,一挂就是50年,提醒自己要努力,终于在1958年成功缔造了第一只克隆动物——克隆青蛙。
看了上述故事,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象格登那样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会有意义。” 请你对这些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决定的部分节选。
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材料中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和设立宪法宣传日?
(3)坚持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请就中学生怎样做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情景一:过去的小佳:当自己的数学没考好,总是怪爸爸没有辅导;自己忘记写日记,总是埋怨妈妈没有提醒自己;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总是说老师偏心,不请他来回答……
情景二:后来她经常反问自己“我有什么责任”,并主动做自己该做的事,慢慢地······
(1)情景一说明了什么?
(2)试想小佳的变化及其变化使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3)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感动中国》所度人物评选活动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创办于2002年。10多年间,《感动中国》共评选出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在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袁隆平、钱学森、吴孟超、朱光亚、杨善洲、“最美妈妈”吴菊萍、孟佩杰、刘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这一个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为我们点燃了一盏盏熠熠闪光的道德明灯。10多年来,这一活动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关注普通,关注普通百姓生活,记录时代前进足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影响越来越广泛,使广大观众受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1)结合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说一说,他们为我们点燃了哪些道德明灯?
(2)向道德模范学习,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灯,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没有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为促进社会公平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请谈谈你对公平的理解。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完善“四个公开”制度有什么现实意义?
(2)人民监督权力时需注意哪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