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14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1833万。他们在成长中真切地感受着身份差别和待遇差别。以下是流动儿童教育遇到的问题的调查情况
序号 |
流动儿童教育遇到的问题 |
百分比(%) |
① |
户口不在本市影响升学 |
26.8 |
② |
家长没有时间、精力、能力辅导孩子 |
26.8 |
③ |
入学受教育收费太高 |
9.8 |
④ |
孩子与当地人无法很好地交流 |
4.3 |
材料二:政府应更好地担负起为流动人口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受人口流动影响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政府应更好地担负起为流动人口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
(3)假如你身边就有流动儿童的同学,你将如何对待他们?
除了上述材料的措施外,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列举两个,2分)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从“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九个方面对中小学生的行为作了具体的要求。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小孙同学认为新守则涵盖了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各个领域的规范和要求,为青少年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和合格人才指明了方向。小张同学认为规定太细,讲法治单独列项没必要。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国政府决定,将举办包括阅兵式在内的各种纪念活动。
材料(二):2014年12月31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我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活动,对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2)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前进道路上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解决所有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各学校将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果你所在班级将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为其策划一个主题。
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于敏是我国的氢弹功勋。从1961年初,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科研生涯,发明了“于敏构造”,完成了国家交给他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联系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个人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于敏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才有什么启迪?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材料二:自2013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为"全国低碳日"。
请结合两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提出是基于我国什么样的客观现实?
(2)"全国低碳日"的设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依靠什么?
(3)请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情系家乡 建设小康】
材料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 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形 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材料二:今年2月4日在滨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崔洪刚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负重奋进,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但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解决新困难、新问题的能力水平不高;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生态环境压力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政府依法行政仍有不足,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营商环境亟待优化等等。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请你为我市加快全面建成设小康社会步伐,出谋划策。
(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