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聚焦之一:维护民族“大家庭”
2014年3月1日晚,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维族分裂分子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造成143人受伤,29人死亡,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公安部门迅速出动,击毙4人击伤1人,抓捕3人,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1)这起事件为什么会被迅速挫败?
生活聚焦之二: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触目惊心的餐桌浪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数量巨大,在餐馆、食堂和家庭中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分别是800万吨和300万吨,相等于2.5亿到3亿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个数字,我们是否惊出一身冷汗?在耕地制约、增产空间有限、资源承载能力已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每年有2—3亿人的口粮被浪费,是难以承受之重。
(2)“舌尖上的浪费”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生活聚焦之三:畅想“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中国梦”。具体包括“两个100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生活聚焦之四:关注“两会”
2014年3月5—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京举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国是,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城乡同票同权在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中得以实现。
(4)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哪方面的改革?在这方面,我国实行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5)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何意义?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年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车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材料二:2014年12月,周永康因以权谋私、收受巨额贿赂,泄露国家机密等问题被开除党籍依法逮捕,成为首位因腐败而落马的政治局常委级“大老虎”。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
(1)材料一表明什么?
(2)周永康从权力之巅到“笼中老虎”表明什么?
(3)我们的宏伟蓝图是什么?结合材料和问题谈谈怎样为实现蓝图而奋斗?
根据材料和漫画,简要回答。
2014年12月11日在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乘客因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就热水泼空姐、食物扔满地,扬言炸飞机、敲击窗玻璃,致使飞机被迫返航。
(1)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简要评价大闹亚航的游客行为?
(2)对于这起事件,游客应吸取哪些教训?
当今社会,很少有人通过书信与人交流了。但中学生明明却常常通过写信与人交往。下面摘取几封信的片段共赏。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家里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我会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谅解爸爸偶尔的暴躁和妈妈的啰嗦。”
“老师,您辛苦了!您不仅教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培育了我们健康的心理:自信、自强······”
“李明同学,你好,别忘了我俩‘净化网络,从我做起’的约定呀!”
父母看信后心里洋溢着幸福;老师看信后,增添了几份欣慰;同学看信后,感受到了责任。是的,文明交往是一束光、一朵花,它温暖了家庭,扮靓了社会。
(1)明明在家里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触动他给父母写这封信?(答出三点)
(2)给老师信中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还有可能是什么?(答出三点)
(3)假如你是明明的同学,你会怎样履行约定呢?(答出四点)
(4)从信中,我们看到明明懂得了哪些与人交往的道理?(至少答三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某职业学校16岁学生林某,自从结识社会上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变得无心学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经学校多次教育,林某仍不思悔改,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从学校毕业后,因盗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因伙同他人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并向其家长勒索人民币上万元,林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1)材料中林某持刀绑架小学生致其重伤并向其家长勒索上万元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我们青少年应从林某从违纪到犯罪的变化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3)林某走上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与他沾染的不良行为有关。请你思考一下,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一般有哪些?(不少于四点)
材料一:明明喜欢收集漫画,看了下边的这一幅漫画《雾里喊话》,他想自己生活中应该做点什么,尽一份责任。
材料二:明明喜欢看新闻节目,他摘录了几则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新闻:新闻一:十八以来,公安部等多部门部署各地重拳打击污染环境犯罪活动,侦破了一批污染环境重大案件。新闻二:2013年发明了袋式除尘和高压静电除尘,现在又成功实现介电电泳技术除尘。介电电泳PM2.5处理技术,有望破局“十面霾伏”。新闻三:政府通过听证会,听取意见,相继制定了阶梯电价、阶梯水价和阶梯天然气价。
材料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舒适的人居环境······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策略?
(3)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行为 应有怎样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