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4年3月3日至13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2014年10月 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其中部分摘录:

摘录一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摘录二
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摘录三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利益。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表明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的性质是怎样的?
(2)结合九年级教材知识回答,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说明了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3)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要求?
(4)根据摘录三,说说我国制定该《决定》的出发点是什么?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是公民在依法行使哪一政治权利?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政治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网已日益成为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的有效手段。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不良诱惑,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围家采取措旋,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中小学校校园周围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叫答:
(1)我国法律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2)在同样的保护措施下,大多数学生从网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但也有少数学生因上网而影响学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了什么?
(3)在上网过程中,一些学生有时从网上下载并使用自己喜欢的内容。有人说:"这是违法的。"也有人说:"这并不违法。"你认为违法与否关键看什么?

理想高于现实却源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在现实中努力。某校初三(2)班和全校开展了一次关于理想与选择的社会调查,发现一部分同学的理想不符合实际,甚至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学校开展"七彩世界,理想少年"的活动。
(1)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开展活动?
(2)同学们就"人生需要理想"展开讨论,请谈谈你的想法?
(3)通过以上活动,你认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做哪些准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务院决定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基础上,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1)"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体现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1分)维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假如父母认你辍学到工厂上班,你会怎么办?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在"衣食住行说变化"的主题活动中,一些同学热议了"行的变化":
刘璐同学:"火车不但提速了,而且开到了被外国人断言开不到的地方--青藏高原。"
李义同学:"水泥路修到了我家门口呢!"
请你也围绕主题参与讨论:除了"行"的变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变化?试举一例。
(2)改革开放35年,我们国家这辆时代列车之所以跑得快,就是因为我们走对了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请你运用知识,用一句话描述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一、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阅读材料,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作答: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想是什
(2)结合材料二,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3)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该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