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只有尊重历史,才会有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
——摘自《环球网》
材料二 “……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材料三 虽然在二战中,德日两国同为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但在战后反省侵略、与受害国和解方面,两国所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德国勇于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和切割,得以获得受害国的宽容,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给日本作出的最好榜样。……战后70年,日本与地区邻国的关系始终磕磕绊绊,致使东亚地区矛盾不断,关系紧张,其关键原因在于日本没有深刻反省历史,不愿彻底清算过去的侵略和殖民罪行。
——摘编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新闻
阅后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各举一个战例。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对比德日两国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
侵略战争 |
侵略目的 |
主要不平等条约 |
主要危害 |
鸦片战争 |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维护鸦片贸易 |
《南京条约》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北京条约》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
中日甲午战争 |
日本为了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
《马关条约》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列强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镇压义和团运动 |
《辛丑条约》 |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以下表述是以上表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表中所表达的的意思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B”;是以上表中没有汲及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C”。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都有英国,其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都曾攻占北京。()
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除《辛丑条约》外都有割地的内容。()
5.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回顾二十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坏了中国的利益?
(3)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军事上进行了哪些合作?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今年4月23日奥巴马访日,声明钓鱼岛在内的所有日本管辖下的地区,均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共同防卫条款,对于早前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奥巴马表示欢迎和支持。有学者认为此举会加剧中日矛盾,安倍有可能在钓鱼岛打响第一枪,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现在已经到了第二阶段。9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图1: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图2: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记者专访谈
(1)请说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地位或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
(3)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有学者引用荀子的话说,人能“群”, “群”的原因在于“义”, “群”与“义”落实到具体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即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中国人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材料二、“太阳花学运”虽已落幕,但后续影响仍在台湾发酵。为了拨乱反正,让正义的声音传播出去,由新党牵头,岛内统派团体将于5月4日率民众齐聚凯达格兰大道,诉求“新五四、民主法治”,并大大方方地喊出“我是中国人”。昨天(4月21日),16个统派团体的领袖齐聚台北新党党部,商讨这次活动的筹备事宜。
—— 摘自4月22日新闻网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回答: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忧心鸦片流毒中国,林则徐义无反顾、御敌销烟。如何看待虎门销烟?
(2)1919年5月,不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北京学生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引发了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6月初,哪个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成为运动的主力?如何评价五四爱国运动?
(3)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涌现了一幕幕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在正面战场台儿庄,指挥军队与日军血战的国民党司令官是谁?在敌后,发动百团大战的八路军领导人又是谁?
(4)“我是中国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看到这样的语句,又会有怎样的感想?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2014年)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截至3月4日,事件共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其中约二十人伤势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说分析,恐怖分子选择在昆明制造恐怖事件主要基于几点原因:……云南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恐怖分子选择在云南制造恐怖袭击,就是想破坏该地区安定和谐、民族团结的氛围,借此扩大其影响力。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结合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令鲜卑贵族改姓氏、与汉族通婚等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请你举出8世纪中期唐代与回纥政权关系友好的一个事例。
材料三: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3)元代名族关系发展的事例之一,就是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材料四: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与北魏、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民族管制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5)各民族的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结合你的认识,谈谈如何看待那些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