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编者按:2015 年5 月14 日,恰逢中印建交65 周年之际,印度总理莫迪正式开始其上任以来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大会堂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西方媒体密切关注莫迪访华,称中印关系影响世界。在中国也引起了人们对IT 大国印度及其历史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在近代史上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1600 年英国开始入侵印度,随着英国的殖民掠夺的加深,印度人民也掀起了反抗殖民掠夺的斗争。1857 年,印度土兵不堪压迫和歧视,率先起义,占领德里。这场起义迅速演化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1857-1859 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具有广泛性,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地区高涨,大部分亚洲国家在战后初期获得了独立。印度独立是“二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在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过程中,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在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人们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
道路。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印度是世界软件强国之一,世界500 强企业中有200 家向印度提出了购买软件的需求。印度政府将IT 业作为经济腾飞的标志加以鼓励,早在1991 年,印度政府就下发文件推出了“零税赋”的政策,对软件和服务公司的银行贷款实施“优先权”。印度还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大多数的软件工程师都拥有十年以上的经验。印度重视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育,尤其是印度良好的计算机教育机制;加上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不仅非常容易进入欧美市场,而且培养的众多软件精英并不用为设计软件时的语言障碍而为难。
——摘编自腾讯科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1857-1859 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具有广泛性?这次起义的主力(或突击力量)是谁?印度土兵除了不堪压迫和歧视外,促使其率先起义的内在因素(或内在动力)是什么?(3 分)
(2)以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后迅速发展,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以及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贡献。(2 分)
(3)据材料三,归纳印度成为世界软件强国的主要因素。(3 分)
聚焦国际热点
材料一: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随即韩国宣布增强西部海域的军力。美国强势介入朝鲜半岛争端中,2月28日至3月10日,韩国和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朝鲜半岛形势日趋严峻。
材料二:2013年3月,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坦桑尼亚、南非、刚果三国期间阐述:“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倾听非洲声音,尊重非洲意愿,发挥建设性作用。”
材料三:金砖国家为世界新秩序带来希望
影响力: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金砖国家在德班气候会议上团结合作、立场一致,强调《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基石。
经济:金砖国家的稳步发展令世界为之眼前一亮,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多部引擎,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政治:有专家称美国正失去支配地位,而金砖国家社会相对安定,世界的未来属于金砖国家。
(1)材料一反映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非洲国家贫困落后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习主席呼吁“国际社会倾听非洲声音,尊重非洲意愿”说明了什么?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金砖国家”主要属于哪一类国家?结合材料三,谈谈“金砖国家为世界新秩序带来希望”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5年呵,你细细地听/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孕育了东方的涛声/涛声的壮怀激烈里从此有了春天的故事……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个深夜/东方的涛声在中国的土地上翻山越岭/有竹子拔节的声音也有鲜嫩的苏醒/那是上个世纪的80 年代,东方的涛声回响在闽粤的海岸边/远航的帆船满载着闽粤故事……“人民富裕了”的捷报传遍神州/“中国强大了”的声音响彻寰宇/在东方的涛声里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1)探寻足迹:“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上述诗歌反映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聆听回响:“东方的涛声”是指哪一项伟大决策?
(3)畅想明天:诗歌中“土地苏醒”、“闽粤故事”这两大创新实践活动是指哪些历史事件?结合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简要说明“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的必然性。
材料一:2013年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空前紧张,叙利亚国内炮声隆隆,伊朗核危机升级,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环伺中东,不惜发出战争信号。为了配合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日本图谋独霸钓鱼岛活动有恃无恐。
材料二: 2013年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首次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首次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次充满希望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性访问。访问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材料充分说明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西方列强环伺中东、搅混亚太的动机是什么?
(3)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角度谈谈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何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一、二谈谈美、中两国推行的外交政策(理念)有什么不同?直面美日挑衅,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责任意识?
透过老王家事 看风雨中国(本题共8分)
老王家事 |
背景事件 |
1950年,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19岁的我当兵上了战场 |
① |
1951年,战场上的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 家里分到了5亩地还有一头牛。 |
土地改革 |
1960年,随大伙一起出工生产,很多人都偷懒,出工不出力。 |
② |
1973年,街上很多红卫兵在批斗走资派,社会一片大乱,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 |
③ |
1980年,我承包了村里的十亩地,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
得益于④ (填会议名称)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策,在农村实行⑤ (填制度名称) |
(1)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事件①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说说②事件有什么后果?
(3)土地改革之后土地制度是农民土地私有制,为什么老王还要在1980年向村里承包十亩地?
【立足国情,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认清国情,才能更好地搞建设。建国初期因为对国情认识不足而走了一些弯路,请举2例。
(2)立足国情,才能更好地制定方针政策。请说出30多年前一次会议上我党作出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并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决策的重要性。
(3)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