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 )
A.推行王位世袭制 | B.实行宗法分封制 |
C.确立世卿世禄制 | D.实施中央集权制 |
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
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
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表明( )
①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②《抗战建国纲领》对全国抗战起到政治领导作用
③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有力地改变着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国民党认识到民众与国民革命军合作抗日的重要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