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强化自然经济 |
C.造成中国的日益落后 | D.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 |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 |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
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
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表: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
西方文明 |
中华文明 |
伊斯兰文明 |
东正教文明 |
1971 |
1280.6 |
393.6 |
918.3 |
1034.6 |
1993 |
1271.1 |
392.3 |
1105.4 |
716.9 |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B.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迸,变化微弱
美国思想家杰斐逊在论述弗吉尼亚州议会权力时说:“这些权力由多数人行使而不是由一个人行使,也不会减轻(暴政的程度)。一百七十三个暴君(弗吉尼亚下院有一百七十三个议员)和一个暴君一样,都会压迫人。他们即使是由我们自己选出的,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一个选出来的暴政并不是我们争取的政府”。在此,杰斐逊主张()
A.权力分立 | B.议会至上 | C.强权政治 | D.主权在民 |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有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雅典青年,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他们的誓词中有:“我将永远服从那些合理地进行统治的官员,服从现行法律和将在未来被制定出来的合理法规。”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的范围狭窄 |
B.对外扩张战争频繁 |
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
D.对公民义务的强制性有违当时的民主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