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B.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困难
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宋会要》记载,宋代在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金、银、铜币进行交易。考古发现,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由此可推论
①宋代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
②《宋会要》的记载基本属实
③宋代金属货币在当时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通用
④宋代金属货币大量外流客观上有利于纸币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最早反映了明清时期时代要求的是(  )

A.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墨子》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

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
C.农民积极性大为提高 D.农民遭受残酷剥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