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如男性长辈称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称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反映了(    )

A.“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
B.“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心理
C.尊崇血缘亲疏宗族观念的影响
D.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思想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记》中记载:“(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内已经设置郡、县
②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③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郡县
④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应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重视祭祀 B.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