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已逐渐成为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超过英国与法国,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德国的一名外长曾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
(1)指出材料一的图中的①、②、③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国外长说这些话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葡萄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色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18世纪后)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1500年以前相比18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请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扩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瓦解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富者连阡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城市信号灯发展演变,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发展演变。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城市信号灯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城市化及信号灯发展的历史事件。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5分)
材料一:黄梅戏《天龙仙配》中有这样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材料二:(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古代中国的一种什么思想?
(3)材料三图片中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哪几个方面。
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从内容和影响方面归纳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