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何去何从?亚当斯说:“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据此,他主张应实行
| A.专制制度 | B.民主共和 | C.联邦体制 | D.分权制衡 |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 )
|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
|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
| 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
| D.主张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
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
| 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
| 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
| 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
|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
|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
|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
|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
| 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师夷……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又赞誉说:“中国士大夫之稍有地理知识,实自此始。”“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者。”他称赞的是( )
| A.王夫之 | B.魏源 |
| C.王韬 | D.郑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