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做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派的研究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这不能反映出的是()

A.民族危机严重 B.康有为力促变法
C.康有为急于求成 D.变法的首要目的在于富强


1. 唐代,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进行欢庆。下图为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李存诚等人题名拓片。下列关于唐代科举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B.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平公正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中美建交以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D.实现了三通,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