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发达国家
人均GDP (美元)
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美元)
美国
28740
印度
390
英国
20710
尼泊尔
210
德国
28260
巴西
4720
法国
26050
秘鲁
2460
瑞士
44320
埃塞俄比亚
107
世界平均:5130(《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A.西欧国家主导了全球化
B.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C.全球化使贫富分化加快
D.世界经济收益两极分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
①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②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③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与材料意图基本一致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区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

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
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以下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1929—1933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斯大林体制的僵化
D.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