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为
A.分液、萃取、蒸馏 | B.萃取、蒸馏、分液 |
C.分液、蒸馏、萃取 | D.蒸馏、萃取、分液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收集氯气 |
B.加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使N2和H2转化为NH3 |
C.加压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
D.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来快速制取氨气 |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 <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5时增大了压强 |
B.t3时降低了温度 |
C.t2时加入了催化剂 |
D.t4~t5时间内转化率一定最低 |
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kJ |
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H=―285.8kJ/mol![]() |
B.2H2(g)+ O2(g) ="=" 2H2O(1),△H=+571.6 kJ/mol |
C.2H2(g)+O2(g) ="=" 2H2O(g),△H=―571.6 kJ/mol |
D.H2(g)+![]() |
反应2A+3B=C+2D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
A.v(C)=0.01 mol·L-1·s-1
B.v(B)=0.03 mol·L-1·s-1
C.v(A)=0.01 mol·L-1·s-1
D.v(D)=0.02 mol·L-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