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乙醛:在盛有2 mL 10%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0%氢氧化钠溶液0.5 mL,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加热 |
B.实验室制硝基苯:先加入苯,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入浓硝酸 |
C.配制少量银氨溶液:向盛有1毫升2%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震荡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消失为止 |
D.提取在水中的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最后从分离出碘 |
如上右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相关的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NH3 |
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
B |
SO2 |
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C |
HCl |
硅酸钠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Cl的非金属性比Si强 |
D |
X |
KI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 |
X可能是Cl2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与Y、Z位于相邻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ⅥA族 |
C.Y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NaOH溶液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 |
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该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相同、官能团种类及数目均相同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只有2种 |
B.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
C.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D.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质子数为8NA |
B.6.4gCu与足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
C.标准状况下,将分子总数为NA的NH3和HCl的充分混合后,所得混合气体体积越为22.4L |
D.7.8 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目为0.3NA |
对下列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加热蒸干氯化铵溶液得到氯化铵晶体 |
B.装置②可用于铜和稀硝酸制取并收集少量NO |
C.装置③可用于证明铁生锈氧气参与反应 |
D.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从装置④下口放出的是碘的苯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