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26.8KM2,人口439万(2010年),山区面积约占全国的3/4。新西兰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牲畜以天然放养为主,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但粮食不能自给。奥克兰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全国工业、商业和经济贸易中心。奥克兰人口150万,占新西兰全国人口的33﹪。在2006年到2013年间,新西兰人口增加约21.4万人,其中奥克兰地区就增加约11万人。
下图为新西兰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料图。

(1)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
(2)我国某大型企业将在新西兰建立大型乳制品海外生产基地。据材料从半球位置、气候、地形、人口四个方面简述其有利条件。
(3)假设你是奥克兰市民,你是否赞成奥克兰大量迁入外来人口,说明你的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D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
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机制。
材料二图26为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示意图。

(1)河流所属的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控制本次河流发生污染的应急措施主要是__
_____。
(2)有人认为:即使土壤遭到污染,只要人们不食用土壤产出的动植物,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观点对吗? ______。理由是:_____。
(3)材料二显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类的______活动,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与“生物圈耐受极限”两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______,约束企业必须朝______生产的方向发展。(3分

A海洋地理
图22为我国南海某岛屿景观图,图23为甲烷水合物(地质历史时期天然气和海水形成的水合物),即“可燃冰”的全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22中景观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该岛屿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有______。
(2)“可燃冰”和图22景观形成的远古地理环境均属于海洋_____资源丰富区,“可燃冰”分布的
海底地形主要是______。
(3)图23中,A、B、c海区波浪能最丰富的是______,该海区的洋流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20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图21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1)I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对此,可以
采取______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
(2)Ⅱ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煤——铁——钢”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该省若要从根本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降低______(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___、___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7为京沪高铁线路示意图。图18为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

材料二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至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含水
层的水量。2008年天津全市耗水量1 5.37亿立方米,而天津本地地表供水量仅约5.5亿立方米。
材料三图19为天津2008年主要河流汛期水质分布图。(Ⅰ类最优,Ⅱ类次之,以此类推)

(1)京沪高铁部分线路采用“高架”方式铺设,其目的是:______。
(2)京沪高铁沿线经过的城市中,经济活动服务范围最广的是:___。沿线城市中,天津两站(高铁站)位于原天津站(普铁站)西北约4.5千米处,其意义是:___。
(3)据图和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要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有____。

图16为亚洲部分地区某自然要素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读图同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
A—B—C自然景观的过渡体现了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乙海区洋流的方向和北半球____ (气旋或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相似,其中洋流a的性质
为_____,甲岛附近世界著名的渔场为_____渔场。
(3)D、E两地7月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冈是:_____。甲岛冬季多雪,形成图示降雪量分布状况
的原因是_______。
(4)下列关于该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研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RS技术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空间定位
B.GPS技术实现人范围动态监测
C.GIS技术分析冰川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D.地理信息技术是唯一的研究手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