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殷商继承了夏朝礼法,根据白己本朝代的实际情况作出增减。周朝继承了殷商的礼法,又根据自己朝代的实际情况作出增减。这说明夏商周三代
| A.都以礼为治国之本 | B.礼法始终保持一致 |
| C.礼法制度各有特色 | D.统治区域不同 |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这表明欧洲()
①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②开始谋求联合
③抵制超级大国的控制④经济地位的提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一个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自贸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联合的胜利。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上的广泛联合,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活动是()
| 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 B.召开万隆会议 |
|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表4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数据”,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表4
|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
| 联邦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英国 |
||||
| 占世界GDP比重 |
1955年 |
36.33% |
3.9% |
4.5% |
2.2% |
4.9% |
2.2% |
| 17.5% |
|||||||
| 1976年 |
24.9% |
6.8% |
5.8% |
2.8% |
3.1% |
8.1% |
|
| 21.7% |
A.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B.1955—1977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
C.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D.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力量增强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⑤美苏大规模削减军事力量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⑧④⑤ |
如图,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
|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
|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
|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