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 B.唐代的三省长官 |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 D.清代的军机大臣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或法治 |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
B.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 |
C.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 |
D.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这不能反映()
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
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 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