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③美国爱好和平
④谋取战后霸权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A.推行郡国并行制 | B.强化君主专制 |
C.加强中央集权 | D.解决土地兼并 |
在谈及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今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长官任命制 |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中》)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
清代有学者说:“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言则为小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说明了
A.清王朝继续推行宗法制 |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辅相成 |
C.宗法制以分封制为基础 |
D.天子行使大小宗双重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