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材料中“争”的实质是:

A.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 B.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
C.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 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政府推翻后,人们就无所适从了,不久就开始滥杀人了,谁军权在握,想杀人就杀人……辛亥革命开启了以后的几十年革命”。该观点旨在说明

A.北洋政府政治分权以及军阀割据混战
B.辛亥革命后重建统一权威体制的艰难
C.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东洋分沪有银行,亿万金钱进出忙。钞票流通皆信用,与英与法并争强。”此竹枝词反映出

A.重农抑商已然破产 B.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C.资本输出竞争激烈 D.实业救国蔚然成风

古代,在众人议事的地方竖一块被称为诽木或谤木的木头,木头上面放一块横板,横板上用来书写诸如:对某人有意见,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分割权力 B.出台法律 C.选拔人才 D.监督政府

孔子作《春秋》时创设了一种写史方法:既强调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又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其政治思想明显体现“为尊者隐”的是

A.墨子 B.董仲舒 C.李贽 D.黄宗羲

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A.经济生活形态 B.秦帝国的建立
C.制瓷业的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