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 )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 B.“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
| C.“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时,国际社会有“三大力量”,这“三大力量”是①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②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③亚非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④亚非拉已经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东欧各国解体 | B.政治制度的变化 |
| C.经济制度的变化 | D.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
以下对于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②造成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③企图使中国皈依基督教④对于明清的科技有一定影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技术成果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 B.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 |
| C.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 D.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马克思这段话实质是指
| A.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
| B.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 C.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主要影响是建设性的 |
| D.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的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