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 )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 B.“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
| C.“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又经历过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是党的哪次会议()
| A.中共十三大 | B.中共十四大 |
| C.中共十五大 | D.中共十六大 |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孙中山先生曾说:“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众生谋幸福。”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 C.民生主义 | D.民主共和 |
1919年6月20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
|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 |
| 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
| C.开眼开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 |
| 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