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日本、印度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意思是商品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C.农业经济开始半殖民地化 | D.传统农业受到严重冲击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格尔尼卡》 |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C.《自由人引导人民》 | D.《日出·印象》 |
现代主义流派往往反理性、反传统,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20世纪初的人们
A.追求幸福、爱情、自由的社会心态 | B.要求解放人性和积极进取的群体心理 |
C.消极、悲观、虚无、迷惘的群体情绪 | D.在物欲横流下被金钱异化的变态心理 |
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
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
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
D.1979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
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横批
A.科学发展 | B.科教兴国 | C.和谐发展![]() |
D.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