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人民群众对审批之弊感受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必须增强法治、公平、责任意识,搞好事中事后监管。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为官不能乱为,要奋发有为。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政府做到“有权不可任性”的意义?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决定》的要求,指出并阐述其在法治建设中是如何具体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
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着眼点是各相关国及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使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
(2)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必将出现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我们应如何对待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组织保证、根本前提。“四个全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1)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价值。
(2)如何认识“四个全面”战略体现的辩证法智慧?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加强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出到2020年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目前,我国居民公共假期已有115天,《纲要》将进一步引导国民提高旅游休闲质量,促进旅游业进入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最终把美丽中国的建设成果转化成为广大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出台《纲要》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结合材料,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9月,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天津年会上回答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Klaus Klemfeld提问时说:你们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对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我可以告诉你,截止到8月份,今年中国的城镇新就业已经接近1000万,也就是说接近我们全年目标。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