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纪大战略。X市地处我国西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
材料一:图1:X市2009-2013年旅游总收入和增长情况

注1:2009年至2013年X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929.29万人次、5285.18万人次、6653.23万人次、7978.35万人次、1.013亿人次。
表1:X市2009-2013年生产总值与三大产业产值(亿元)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生产总值
2724.08
3241.69
3862.58
4366.10
4884.13
第一产业
110.38
140.06
173.14
195.59
217.76
第二产业
1144.75
1406.72
1674.31
1881.75
2117.66
第三产业
1468.95
1694.91
2015.13
2288.76
2548.71

材料二:X市政府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绝佳机遇,协调好旅游规划区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注重旅游区产业竞争力的培植与提升,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立足于本市实际,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同时规范和整顿该市旅游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生产与消费”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关知识,说明X市政府通过打造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材料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规划”是城镇科学发展的先导,要坚持“规划先行”,比如: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等。在今后的乡镇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具体的规划工作,应根据所规划地区社会经济状况,预测未来10年、30-50年可能转入城镇的人口数量,根据人口的就业结构规划小城镇的分布和规模。
材料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乡村文化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对此,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乡村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坚持“规划先行”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三个态度“的认识。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
材料一:梦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晋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社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亚太梦想。
材料二:APEC会议期间,美丽的“APEC蓝”令人心醉,也让雾履治理看到了希望。如何才能使“APEC蓝”变成持久的“北京蓝”呢?大家在网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结合3位网友的跟帖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他们建议的合理性。

材料一:我国某W省近几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投资率
42.9%
44.8%
46.9%
4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
材料二:近年W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纯收入实际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6
11.8
7.7
5.O
38.1
2008
11.6
8.2
5.9
36.8
2010
13.4
10.4
8.3
35.4
2012
15.2
10.1
7.3
33.8

(1)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2)结合书本知识思考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科技是发展的关键,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突出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1)结合材料,说明农业科技创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材料二:阅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众获取知识、传承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渠道。近年,微博阅读、手机阅读成为时尚。那种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公众看法不一,甲认为,垃圾信息泛滥成灾,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乙认为,这表明文化正在倒退;丙则认为,信息丰富多元,碎片化阅读有利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播。面对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推动全民阅读要研究如何使阅读内容更加适应碎片化时代,以碎片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可行的举措是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使优秀阅读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适合碎片阅读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参考。为推动阅读,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这仍未改变我国公共阅读资源的稀缺、公共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阅读与公众自身常常关系不大等现状。因此,全民阅读活动要真正有成效,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号召,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区分不同的人群,做到有针对性,还要持之以恒。
(2)根据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3)依据材料,请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和表格分别反映了T市农村经济的变化(如图所示)

年份
工资性
收入(%)
家庭经营
收入(%)
转移性
收入(%)
财产性
收入(%)
1990
32.6
66.5
0.5
0.4
1995
31.4
65.7
1.1
1.8
2000
40
53.9
2.3
3.8
2007
43.3
49.3
3.3
4.1
2014
48.6
37.8
4.5
9.1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T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材料三:目前,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难在“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难在监管跟不上。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2)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