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28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就业比例最高,为66.91%。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为信息、金融和教育,比重分别为12.62%,12.24%和11.44%。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单位性质为民企,占56.29%。
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63.54%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很有作用”;大学生创业者最需要的创业帮扶是创业基金支持、小额贷款及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和开展创业能力与实务培训。
(1)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政府应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2)请就大学生如何就业创业提出2条合理性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开放水平和国家软实力。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2013年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近5年进出口比情况

项目
2009年
(亿美元)
2013年
(亿美元)
年均
增长
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引进量比
引进和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
文化产品进出口
127.9
274.1
20.2%
1:2.5
6:1
文化服务进出口
28.3
95.6
28.7%

注: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贸易出口额大于贸易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②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首超美国,居世界第一,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材料三: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就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振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怎样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 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论,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
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燕尾服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江苏省南北差距大,由来已久。苏北地区土地面积超过全省一半,人口数量接近全省一半,但GDP总量只占全省的1/5,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根据这种情况,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全省大局,作出改变苏北欠发达面貌,加快振兴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江苏省委省政府指出,振兴苏北需要立足于苏北的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个率先为目标,把全省的发展思路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要有计划按步骤进行,不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振兴苏北的关键所在,也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
(1)江苏省制定和加快苏北振兴重大决策的思路体现了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快苏北振兴?

2014,农历马年。这一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换挡降速”,面临严峻挑战,但改革依然“快马加鞭”,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好戏连连。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多年,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30多年,是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30多年来,我国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材料二: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到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从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两孩”,到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住“车轮上的铺张”;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到加大环保指标考核权重;从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着眼全方位,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让2014年成为成色十足的“改革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的30多年,能够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
(2)请从规律角度,结合材料二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3)请你运用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材料二: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