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K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 B.Cu(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Cu(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 C.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 D.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
五颜六色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的魅力,对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②淀粉溶液遇碘单质→蓝色;
③氯化铁溶液滴入甲苯中→紫色;
④热的黑色氧化铜遇乙醇→红色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室温下,0.1mol·L-1CH3COONa溶液与 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前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7 mol·L-1 |
| B.混合前NaCl溶液中:c(Na+) + c(OH—)= c(Cl-)+c(H+) |
| C.混合溶液中 :c(Cl-) >c(CH3COOH) >c(OH—) |
| D.混合溶液中:c(Cl-) + c(CH3COO-) =0.1mol·L-1 |
短周期元素X、Y、Z关系如图,X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W原子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
|||
| Y |
Z |
A.X 和Y都是非金属元素,其中X最高化合价为+5价
B.X、W的最高价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
C.元素X、W和氧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W2XO3共价化合物
D.Y、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Y<Z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浓Fe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3胶体 |
| B.将混有少量HCl的C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
C.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大小,可比较非金属性:![]() |
| D.用AgNO3溶液鉴别Na2SO4溶液与NaCl溶液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4 g CO2含有nA个C原子 |
| B.1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有0.1 nA个S2— |
| C.0.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转移0.2 nA个电子 |
| D.标准状况下,22.4 L 的CCl4含有4 nA个Cl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