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SO2和氯水有漂白性 |
两者都能使溴水褪色 |
B |
CuSO4可以用作游泳池消毒剂 |
铜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
C |
盐酸和氨水能溶解Al(OH)3 |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
D |
用淀粉-KI溶液鉴别FeCl2 |
Fe2+有氧化性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 |
有白烟产生 |
该溶液可能是浓盐酸 |
B |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
C |
向Zn与稀硫酸反应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
硫酸铜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
D |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氰化氢(HCN)主要应用于电镀业,其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NH3=HCN+CH4+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H4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 B.C2H4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C.HCN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 D.转移0.2mol电子,生成2.24L H2 |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蛋白质 |
B.用生石灰干燥氨气 |
C.用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硫酸 |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乙酸乙酯 |
下列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 ②NH3·H2O③NH4Cl 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④>② |
B.将0.1 mol·L-1的NaHS和0.1 mol·L-1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c(S2-)+2c(OH-)=2c(H+)+ c(HS-)+3c(H2S) |
C.将0.2 mol CH3COONa晶体和0.1 mol HCl气体同时溶解于同一烧杯的水中,制得1 L溶液:c(CH3COO-)+c(OH-)=0.10 mol·L-1 |
D.已知HClO+Na2CO3=NaClO+NaHCO3,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次氯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溶液中:c(HClO) + c(H+)+ c(H2CO3)="=" c(OH-) + c(CO32-) |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和Y,发生反应:x(g)+aY(g)2Z(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图和下表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L |
0.5L |
1.0L |
温度/℃ |
T1 |
T2 |
T2 |
反应物 起始量 |
1.0molX 0.5molY |
1.0molX 0.5molY |
4.0molX 2.0molY |
A.该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B.2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v(X) = 0.075mol·(L·min)-1
C.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乙的体积,Y的转化率不变
D.10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向乙容器中再加入2 molZ,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