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       中,参与催化的酶主要是                         
(2)图中②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该过程中的直接模板是           
(3)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4)图中a表示           分子,它的作用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
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_________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_____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______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_____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 ,原因是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遗传的相关问题:
(1)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
①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 (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 ;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
②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Y、y,R、r)控制。只要r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R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对实验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0:3,据此推测节瓜的性别类型由 对基因控制。
②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第三对基因以C、c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一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实验二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③为验证上述推测,分别将实验一F1正常株、实验二F1正常株与基因型为 的植株测交,实验一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 ,实验二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 bb
A Bb
A BB、 aa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 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 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 ,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取(3)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