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乙、丙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反密码子来识别mRNA上的碱基,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点上。反密码子为ACC的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_
(ACC-苏氨酸、UCC-丝氨酸、UGG-色氨酸、GGU-甘氨酸)。
(3)若核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链中。
如下坐标图表示,一定容器中培养的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曲线。
(1)与其他生物比较微生物的代谢非常旺盛,其原因是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 (至少答三点)。
(2)图中①段表示 期,处于该时期的微生物表现出的特点是 。
如果想延迟④段表示的时期的出现,可以采用 的方法;如果想获得大量次级代谢产物,则应使曲线保持在 段。
(3)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 mL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视野l |
视野2 |
视野3 |
视野4 |
|
红细胞数 |
2l |
17 |
22 |
20 |
细菌个数 |
102 |
98 |
106 |
94 |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调查采用了种群密度调查中的 (方法)的原理。
②在选择视野时,关键除应考虑视野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计算细菌密度时应取各视野的 .
③该5 mL培养液共含有细菌大约 个。
如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a是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都与图b相同。请根据图a、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图中用箭头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
图________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
(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l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 kg。
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上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 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
是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
(5)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 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制作果醋时也可直接在果酒中添加优质醋酸杆菌菌种,处于 期的细菌最适宜作为生产菌种。
下图是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当腺苷酸和鸟苷酸都积累过量时,就会抑制酶②的活性。请据图分析回答:
(1)腺苷酸、鸟苷酸属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 代谢产物。
(2)以上代谢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 ,这种调节作用叫做 。
(3)肌苷酸是重要的鲜味剂。生产中为了增加肌苷酸的产量,控制其代谢的措施是 .
(4)有科学家通过诱变获得了不能合成酶④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培养该突变菌株时,基本培养基中必须加入少量的 ,以保证突变菌种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