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河北省,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完工,石家庄市某校九年级同学们关注到了以下消息。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分配给河北省毛水量34.7亿立方米,入河北喾净水量30.4亿立方米,受水区涵盖京津以南整个河北平原区,涉及7个设区市、92个县、26个工业园区。到2020年,河北将有3000万人喝上优质丹江水。
(1)有的同学认为,南水北调将完全解决河北省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后再也没有必要节约用水了,你认为呢?
材料二:同学们还关注了2015年.河北省两会上关于地下水污染的相关议题。政协委员董跃勇提及河北省地下水污染成分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检出率越来越高,能够直接饮用的地下水仅30c7e多,目前一些企业违法排放事件还在延续,采取渗坑、渗井方式向地下恶意排放废水,已成为地下污染的重要途径。
(2)针对以上现象,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准备向有关部门提出他们的解决措施,同学们是在行使哪项奉利?他们会提出哪些措施呢?
小刚上课时与其他同学讲闲话,被老师严厉批评后,他不以为然,还顶撞老师。同学们说他不尊重老师,小刚却说:“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老师对我进行批评,我就要顶撞他!”
(1)教师工作的特点有哪些?
(2)请针对小刚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七年级(1)班在学习了《善于交往》一个单元内容后,思想品德老师组织了该班同学以“公交上的文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小李同学展示了公交上拍到的两个镜头:
(1)结合上述两个镜头说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2)为更进一步促进公交和谐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材料一:“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兑现承诺往往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乃至金钱。
材料二:课间活动时,小东不小心将一名同学的电子辞典踩坏了,此时并没有其他同学看见。
(1)根据材料一回答,信守承诺或许比登山更难。为什么?
(2)老子曾说:“轻诺者必寡信”,这启示着我们应如何正确承诺?
某校开展以“争做扬州好人”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共同参与:
【寻找好人】
同学们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积极寻找扬州好人:吴立祥做生意从不蒙人,坚持平价;陈宏如大学毕业后主动到西部革命老区工作;王文清18年来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超过8万毫升……
(1)材料中“扬州好人”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争做好人】
校团委拟于本周日组织“清理社区卫生”的志愿者活动,要求6人一组,自主选择清理地区。各班同学积极报名参加。
(2)参加该项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3)在与他人进行合作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传递爱心】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榜样效应正传递出关爱互助的“正能量”。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扬州,城市文明水平因“扬州好人”而不断提升。
(4)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大力宣传关爱互助的“正能量”?
材料一:据报道,2011年,扬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0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20元,增长18.5%,农民收入增幅连续第二年超过城镇,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级城市之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全国文明城市”到“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如今又向“世界名城”迈进。在扬州论坛上,网民们就如何建设“世界名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网民洋洋认为:扬州加快“世界名城”建设,必须将扩大对外开放作为中心工作。
(1)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针对洋洋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