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下列问题。
| 研究区 |
地貌类型 |
海拔(m) |
大于25°坡地比例(%) |
气候 特征 |
年降 雨量(mm) |
石漠化 等级 |
人口密度(人/km2) |
治理时间(年) |
农业发展 模式 |
| 鸭池 |
高原山地 |
1320~1735 |
25 |
温凉 湿润 |
863 |
潜在—中度 |
513 |
2006~2010 |
粮食种植 |
| 红枫湖 |
高原盆地 |
1240~1450 |
10 |
湿润 |
1200 |
轻-中度 |
259 |
2001~2010 |
生态畜牧 |
| 花江 |
高原峡谷 |
440~1410 |
41 |
干热 河谷 |
1100 |
中-强度 |
147 |
1996~2010 |
经济林 |
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较小 |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
|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
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 |
| 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 |
|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
|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
全球各地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一个恒星日 | B.一个太阳日 |
| C.23小时56分4秒 | D.24小时3分56秒 |
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
| B.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
|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
| D.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
当东半球全部为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圈内有极昼或极夜现象 |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
| C.北半球昼长夜短 | D.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
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相对应的点相比 ()
| A.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
|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 |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会引起 ()
| A.寒带范围减小 | B.回归年变短,极圈内出现的极昼天数减小 |
| C.热带范围扩大 | D.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