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推出了“手机公交”app软件,可以在线查询公交车的到站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手机公交”功能的呈现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 |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指的是通过移动终端(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图3所示的LBS服务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图2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3~4题。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 B.昼夜长短 |
C.海陆位置 | D.天气状况 |
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回答1~2题。乙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50 | B.160 | C.130 | D.100 |
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 B.太阳辐射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图为某类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回答29~30题。该工业最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 B.纺织工业 |
C.汽车工业 | D.石化工业 |
20世纪初,此类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
B.劳动力价格低 |
C.市场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26~28题。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
B.太阳能资源丰富 |
C.煤炭资源丰富 |
D.水能资源丰富 |
“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 |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