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上左图反映我国5000年来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A.持续下降 | B.持续上升 |
| C.先下降后上升 | D.冷暖相互交替 |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上右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为0.2℃)。近10年来气温距平增高幅度最大的区域位于
| A.西北区 | B.东北区 |
| C.东南区 | D.西南区 |
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注重了
| A.以畜牧业为主 | B.以种植业为主 |
| C.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 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
沼泽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之一。在2000年进行的湿地遥感普查中发现,我国的沼泽湿地在全国几乎所有省(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又以我国东北的北部,青藏高原边缘以及长江和黄河的河源地区最为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材料说明
| A.我国只有沼泽湿地一种类型 |
| B.沼泽湿地的形成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 |
| C.沼泽湿地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 |
| D.沼泽湿地的分布既有广泛性又有相对集中性 |
有“杭州之肾”美誉的杭州西溪湿地,在成因上属于
| A.农耕区的人工湿地 | B.濒海地带的红树林湿地 |
| C.平原地区的河湖湿地 | D.冻土区的沼泽湿地 |
东北的三江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区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到北大荒”的过程。这说明
| A.三江平原的土壤不适合发展农业 |
| B.开发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在经济上不合算 |
| C.我国耕地已经太多,需要减少耕地面积 |
| D.人们开始认识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环境价值 |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荒漠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 |
|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
|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
|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设置人工草方格沙障 |
| C.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 | D.退耕还草 |
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部门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
| 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 |
| C.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
| D.传统农业为主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
下列不属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的是
| A.人均国民收入 |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 C.三次产业比重 | D.国内生产总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