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城市 乙城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地质学家在巴塔哥尼亚西北部大草原的远古岩石中发现这种保存完好的远古花卉化石(下图),推断该岩石所处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太古代 | B.古生代 |
C.中生代 | D.新生代 |
“三江并流”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2003年7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问题。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其源头已纳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
A.② | B.③ | C.⑤ | D.④ |
“三江并流”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 )
A.美学价值 | B.科学价值 | C.历史文化价值 | D.可创造性 |
下列风景旅游区内,其有较高的地理科学价值的是( )
A.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 | B.云南的路南石林 |
C.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 D.法国的卢浮宫 |
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景观都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
B.旅游资源的使用都会产生经济价值 |
C.美学价值是自然景观的主体和核心 |
D.文物古迹越古老、越稀少,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越低 |
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A.峨眉天下秀 |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
C.白头山在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
下列均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秦皇兵马俑台湾阿里山武陵源 |
B.长白山天池黄果树瀑布四川九寨沟 |
C.八达岭长城布达拉宫青岛海滨 |
D.四川都江堰福建武夷山深圳“锦绣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