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植株中,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番茄多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 ,形成的原因是 。假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可能的基因型为 ,其根尖分生区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
(2)以马铃薯叶型(bb)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纯合正常叶型的三体番茄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
①假设B(或b)基因在第5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
②假设B(或b)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并用遗传图解表示产生以上结果的过程(要求写出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③番茄叶形的遗传遵循 定律。
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胰岛素浓度也偏高。出现这种生理缺陷的原因科学家认为有两种:第一,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刺激反应不敏感。第二,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变化反应不敏感。现以过度肥胖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大鼠生理缺陷是否有作用,进行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过度肥胖大鼠40只、阿司匹林药剂、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实验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
(1)请完善实验步骤:
①设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10只过度肥胖大鼠为一组。
②给处理组大鼠注射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药剂,对照组大鼠注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
③给4组大鼠都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然后每隔30分钟测定大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共测定5次,得到结果如图。
(2)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大鼠的体重不尽相同,则每只大鼠的阿司匹林药剂注射剂量应按照公式计算。
②实验过程中每次要测定只大鼠的血糖浓度。
③实验开始前(0分钟时)测定大鼠的血糖浓度,其作用是。
④在绘制上述曲线之前,要对每次测得的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⑤从结果分析得知,阿司匹林。
⑥若给健康大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则大鼠的血糖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会随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曲线表示两者的大致变化趋势。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1分析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Ⅴ-2带有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甲病的致病基因控制性性状,为了确定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根据电泳结果,可判断出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4)请根据以上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生出一个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②若V-3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
由于城市发展,围湖造厂、网箱养鱼、农家乐等无序发展,导致广东省珠江一带湿地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水质一度恶化,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近年来,为治理珠江一带生态环境,广州市政府建立了多条截污河涌并且进行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某湿地建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湿地中所有生物构成。在污水净化过程中,湿地植物所起的作用是;淤泥中的腐生细菌、真菌的作用是。要治理水体污染,除了依靠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外,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有限。
(2)该截污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这主要是遵循了生态工程学原理。研究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的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其中N、P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
(3)研究表明,微囊藻(一种蓝藻)产生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体,在湖滩种植芦苇、茭白、柳树等植物,对微囊藻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植物与微囊藻之间在利用等资源(至少答两项)时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4)右图为珠三角地区一池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⑤⑥⑦⑾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⑧⑨⑩表示各级消费者从人工投放的饲料中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序号表示)。
盛产于南方的苎麻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纤维植物。苎麻纤维所制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易洗快干、牢固舒适等特点,至今仍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请回答:
(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这些色素吸收光能的两个用途是。
(2)上图表明,苎麻在0C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在该温度条件下,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来自。
(3)上图表明,在200C条件下,苎麻的真正光合速率为mg/小时·单位叶面积。
(4)上图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5)为增加苎麻纤维的色彩,提高苎麻品质,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对苎麻进行了改良,其基本流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获取重组质粒,要把切割后的质粒与蓝色色素基因B片段混合,并加入酶。
②限制酶SmaⅠ只能识别CCCGGG序列,并在C与G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则质粒中含这种酶的切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高。原因是。
花青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广泛存在于深红色、紫色或蓝色的蔬菜水果中,在酸性条件下偏红,碱性条件下偏蓝。
(1)花青素主要存在于(填细胞器名称)中,一植株上的牵牛花(花色主要由该色素决定)在晴朗的傍晚时颜色为,理由是:。
(2)该色素的提取工艺如下:
①75%的酒精的作用是:;若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则对酒精和金属离子的要求分别是:。
②兴趣小组分别对水浴温度、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水浴温度在69-71℃范围内,提取率较高;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在0.1-0.3g/L范围内,提取率较高。他们认为要达到最高提取率,还必须对水浴温度和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提取率的具体数据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