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两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请分析作答:
(1)甲组同学为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不同浓度2,4-D溶液,然后分组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由图一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 ,该操作体现了 原则。
②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 ,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
(2)乙组同学为验证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分,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燕麦胚芽鞘、薄云母片等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完整燕麦胚芽鞘均分为三组,编号A、B、C;
②A组尖端中央纵向插入薄云母片,B组在 纵向插入薄云母片,C组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三组燕麦胚芽鞘水平放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预测结果: 。
实验结论: 。
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基因E”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
(3)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4)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I.设计思路:
①;
②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II.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①实验中A瓶作为空白对照,可以说明。
②据图分析实验结果: D瓶与A、C瓶比较说明:。
E瓶与A、C瓶比较说明:。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3)题。(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
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直接作用于此腺体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和,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乙型流感病毒。
(3)图中①表示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图示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2)若过程①的F1,连续自交2代,产生的F3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
(3)过程②,培育单倍体幼苗常用的方法是。诱导其染色体加倍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在理论上有株。
控制人血红蛋白的基因分别位于11号和16号染色体上,胎儿期和成年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情况如图所示(注:α2表示两条α肽链)。
(1)人在不同发育时期血红蛋白的组成不同,这是红细胞中______________的结果。图中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那么成年期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数是________。
(2)图中11号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人类镰刀型细胞的贫血症)。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AA,缬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UA。则突变后的基因中控制该氨基酸的相应片段的碱基组成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