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7.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8.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9.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节选自《兰亭集序》)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因:随着 |
| B.暂得于己暂:一时 |
| C.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
| D.况修短随化修:美好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能喻之于怀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
|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
| C.及其所之既倦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
下列各句对选段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选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面对清明澄澈、生机盎然的兰亭美景,作者兴尽悲来,感慨良多,不由得哀叹自己“不知老之将至”。 |
| B.本选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 “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
|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
| D.“死生亦大矣”,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
①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②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②,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
③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③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④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⑤也。”(《孟子•尽心上》)
注:①放:依据。②践迹:踩着别人的脚印走。③孳孳:即“孜孜”。④蹠:亦作“跖”,春秋时的大盗。⑤间:不同。孔子和孟子都批评了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如何才能成为“善”人,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的见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著作。
C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济:成功。
D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坐:因犯……罪。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韩文“刚断无所挠”的一组是
①以其羡易粟万石
②乃发廪十六万石
③权幸深疾之
④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⑤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
⑥疏入,帝惊泣不食
|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
|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
|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
|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2)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
下列划线的字的此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因击沛公于坐蒙故业,因遗策 B于是余有叹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C矢其所与,不知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文言实词翻译
21.(1)夫晋,何厌之有()
(2) 因人之力而敝之()
(3)郑既知亡矣 ()
(4)卒起不意 ()
(5)被八创 ()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
(7)顾计不知所出耳()
(8) 唯大王命之( )
(9)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10)将军岂有意乎?( )
(11)以乱易整 ( )
(12) 邑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