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 ( )
A.大气辐射达最强和最弱 | 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 |
C.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 D.地面辐射呈现最高值和最低值 |
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是 ( )
A.20时至第二天5时 | B.8时至10时 |
C.10时至15时 | D.15时至20时 |
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数字,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3/5 | B.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 |
C.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5 | D.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占全国的1/3 |
下列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序正确的是()
A.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
B.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
C.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中国、俄罗斯 |
D.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中国、俄罗斯、加拿大 |
下列每一小幅图表示我国一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 b c d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地 |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地 |
“我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据此回答问题。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与地形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稻——辽西丘陵 | B.甜菜——辽河平原 |
C.冬小麦——三江平原 | D.大豆——松嫩平原 |
有关东北森林资源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树种丰富 | B.三江平原应加快退耕还林 |
C.木材产量占全国的38.4% | D.大兴安岭落叶松分布普遍 |
东北“玉米带”能够分布在松嫩平原上,主要是因为()
A.玉米是喜凉作物 | B.夏季该区高温多雨 |
C.土壤肥沃 | D.多沼泽,水分条件好 |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 | B.宜农荒地多 |
C.土壤肥沃 |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
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三江平原分布的沼泽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赤道分异规律 | B.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
A.嫩江 | B.松花江 | C.鸭绿江 | D.图们江 |
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