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多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保证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C.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D.必须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关计数点问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小车动能的增量是 (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水平抛出的一个石子,经过0.4s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方向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53°,(g取10m/s2)。试求:(1)石子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2)石子抛出的水平初速度。(3)石子落地时距离抛出点的水平位移。(sin53°=4/5 cos53°=3/5 tan53°=4/3)
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
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
,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
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若使用图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
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
端应连接到电路的点(选填"b"或"c").
②测得电阻丝的
图如图所示,则
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中,随电压进一步增加电阻丝逐渐进入炽热状态.某同学发现对炽热电阻丝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在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
的条件下,得到电阻丝的电阻
随风速
(用风速计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
会(选填"增大"或"减小")。在风速增加过程中,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为
,需要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向端调节(选填"
"或"
").
④为了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显示风速,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
为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
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一根置于气流中,另一根不受气流影响,
为待接入的理想电压表.如果要求在测量中,风速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示数也从零开始增加,则电压表的"+"端和"-"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点和点(在"a""b""c""d"中选填).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
,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
)。
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
取10
);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3 000欧),电阻箱
(最大阻值为99 999.9欧),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100欧,额定电压2
),电源
(电动势6
,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
与内阻的真实值
先比
(添">""="或"<"),主要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