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反映出陈独秀(    )

A.对辛亥革命的深刻反思
B.对救国道路的积极探索
C.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政策
D.呼吁中国进行制度变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
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确立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
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
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
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
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
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
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