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孔 |
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明确提出“君权神授”的主要目的是( )
A.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基础 |
B.缓和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
C.把国王和上帝相提并论 |
D.打击天主教会 |
“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
明治维新前“尊攘派”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A.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派 |
B.袭击在日本的外国商人和外交官 |
C.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西方列强船只 |
D.号召人民推翻幕府的腐朽统治 |
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A.王权与教权平等 | B.教权高于王权 |
C.王权高于教权 |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