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社会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恶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下结论是基于对苏联历史的回顾得出的,其中不合理的应该是
A.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日后分裂的重要原因 |
B.戈尔巴乔夫改革应对苏联分裂承担重要责任 |
C.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应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
D.苏联分裂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俄罗斯 |
“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22年一样英勇作战……总之战争是失败了。”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俄国的发展受到农奴制阻碍 | B.俄国没有开展工业革命 |
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 | D.没有获得海军保障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交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A.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 B.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
C.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 D.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
狄德罗在《呈给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报告》中这样说道:“在这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该套书(《百科全书》),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狄德罗所说的“大家”应该是
A.封建势力 | B.资产阶级 | C.巴黎市民 | D.法国王室 |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