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
C.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有史家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贪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
D.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
1944年7月《新华日报》社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据此可知()
A.中国共产党要仿行美国政治制度 |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
C.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的根本革命目标一致 |
D.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C.淮海战役 | D.平津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