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
自然经济
战国后期
各国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
新中国成立
外国
资本主义经济
戊戌变法
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
八国联军侵华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共产党宣言》
发表

 
以“××××的发展”为主题,从上述表格中选出三个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历史事件,以这四个事件为材料,写一篇小短文。(要求:主题明确;事件选择完整、准确;材料运用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冷战”结束了,但冷战遗风犹在。2014年,美欧同俄罗斯的关系不断恶化。仿佛又回到了“冷战”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变成对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欧洲是美苏争夺的焦点,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和获得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是如何抉择?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3)指出导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紧张的事件。该事件引发的危机最终如何化解?
(4)“冷战”对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如何处理相互关系有何借鉴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正式法律的形式宣布取消国王经常用以干预法官独立司法的法律豁免权和中止权,明确规定国王不得中止法律的实施,未经议会同意,也不得行使法律豁免权。1701年,议会又制定《王位继承法》,宣布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一直任职;法官在议会两党的请求下才可罢免;法国的基本薪俸应予以保障,从公共财政中支付。第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由此诞生。
——程汉大《政治与法律的良性互动——英国法治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
(1)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理由。
材料二 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制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民众与政府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间争议的仲裁者和国家许多最重要问题的终极权威。……不过,联邦法院的权力仍然受到间接的约束,美国宪法中的制衡原则依然有效。……总统对联邦法官的任命权,再加上参议院的确认权;像对其他联邦官员一样,国会可以对联邦法官行使弹劾与罢免权。
——任东来、陈伟等《美国宪政历程》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最高法院成为“终极权威”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联邦法院的权力受到哪些约束?
材料三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宪政民主的开端,……是20世纪中国最民主的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在经济方面,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文化方面,公民言论和思想自由空间的扩大,……涌现了众多甚至至今尚难超越的“新人物与新思想”。
——王轶群《近代中国宪政民主的轨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宋太宗时曾下令曰:“今后富商大乘马,漆素鞍者勿禁。”宋高宗时曾下诏:“禁米谷铺户停米邀勒高价。如违,杖一百。”
——据《宋史》、《宋会要辑稿》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历史性突破。
材料二 “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缎匹、细绢、丝绵,私出私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
——《大明律附例》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长期推行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新时期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职能转变后的特点是怎样的?这种职能转变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就政府如何干预和管理经济,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