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作为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下列有关其事迹的介绍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主张发展民办实业 B.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C.热心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
①政府投资兴办②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兴办③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④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开始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对于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其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不能一概否定 ③古代历朝大都执行这一政策,影响深远 ④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