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A.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
D.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
民国某年12月15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召开了清华教授会临时会议,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夫统一之局,成之甚难,而毁之甚易,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凡我国人应共弃之。除电请国民政府迅予讨伐外,尚望全国人士一致主张,国家幸甚。”宣言中声讨的是
A.西安事变 | B.伪满洲国的成立 | C.皖南事变 | D.福建事变 |
以下为中国古代社会某时段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②人口增长缓慢、土地种植面积缩小使农业税额徘徊
③商品经济活跃
④该时期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反映出宋代
A.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强化 | B.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削弱 |
C.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 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A.作者认为宗法制度是西周一切典章制度的源泉 |
B.作者有一种对西周制度的作用过于理想化的学术倾向 |
C.作者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 |
D.作者认为中国早在西周就已经奠定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 |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谈到:“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据此,历史研究应该重视
A.语言研究 | B.边缘学科 | C.社会应用 | D.扩充知识 |